2017年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出炉
核心提示:今年是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
中原网讯(郑报融媒记者 成燕)今年,我市经济工作主要指导思想是:全市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持续深化“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奋发有为”总要求,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昨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经济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一幅美丽的发展蓝图正在向我们徐徐展开。
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
●进出口总值增长3%左右,实际利用外资与上年基本持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节能减排、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新型城镇化
开建6号线、8号线 等9条轨道交通线
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加快东部新城区、南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开发建设,打造复合型现代化新城区。其中重点做好拆迁群众的安置工作,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70000套,确保今年回迁群众35万人以上。同时继续加快国家航空一类口岸、铁路一类口岸和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体系建设,配合做好“米”字形高铁、机场至高铁南站等城际铁路建设,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推进畅通工程建设,城郊铁路一期、1号线二期投入运营,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93.6公里;以城市道路交通关键节点工程建设为带动,开工建设6号线、8号线一期等9条轨道交通线。
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加快新郑、新密、荥阳、登封、中牟5个试点城市提质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业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工程。
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登封建少林功夫 国际旅游目的地
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家居和品牌服装七大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全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汽车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000亿元。
做大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专业园区建设,推动12个省服务业“两区”争创省星级服务业集聚区。支持登封建设中国少林功夫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争2017年新增挂牌上市企业30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增长18%。
开放创新
双驱动
航空港区企业主营收入
力争达4200亿元
强力推进航空港实验区建设。力争2017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200亿元,工业超百亿企业4家以上。大力推进实验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中国创客城”。以郑州通航试验区为核心,加快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加快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建设。着力将郑州片区打造成为中国(河南)自贸区全方位深化改革引领区、多领域扩大开放先行区。同时加快汽车、肉类、澳洲活牛、粮食等口岸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水果、冰鲜水产品和食用水生动物等口岸年内实现规模化运营,争取药品、植物种苗等口岸申建获批。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尽快启动国际陆港二期建设;发挥好中欧班列(郑州)品牌效应,带动产能出口。推动新郑综保区转型升级,力争新引进“四力”型项目50个、引进市外域内资金增长5%。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谋划建设“未来创新城”和“国际科技城”,力争示范区内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长12%以上。
生态建设
强力推进中心城区 公园绿地建设工程
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继续强化末端治理的同时,大力推进气代煤、电代煤,推动能源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变,推进全民治污、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努力推动防治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的转变,确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力争煤炭消费总量占比下降到65%以下,确保60%燃油公交车更换为新能源车,市区所有建筑工地按照保准要求整治达标。
持续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建设大型主题森林公园和黄河大堤两侧万亩以上湿地、湿地公园(保护区)。建成郑州园博园、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园博会。强力推进中心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公园绿地建设工程。
深化改革
去库存要和
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方面,要持续推进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去库存方面,库存量大的县(市)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通过调整土地供应规模、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公共服务等措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持续深化政务体制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放权“含金量”、增强监管有效性、突出服务主动性。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一口受理”,提高行政效能。
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分类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
改善民生
全省率先实现
“贫困村全部退出、扶贫对象全部脱贫”
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市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800人、完成整村推进2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村全部退出、扶贫对象全部脱贫”。
稳定扩大社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整合,适度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支持郑州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推进国际国内一流大学来郑设立机构。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更加注重运用科技、法治和创新手段抓好社会治理,加快建立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