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发展挑起全省大梁
航空港区的一家智能手机企业的生产线 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 图
●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新增2071亿元,郑州市新增538亿元;郑州的增收额占全省增收额的26%
●2015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全省新增331亿元,郑州市新增151.1亿元;郑州的增收额占全省增收额的45.6%
●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新增270.4亿元,郑州市新增109亿元;郑州的增收额占全省增收额的40.3%
郑州要“全面走在全省最前列”,因为郑州是省会、要拉高标杆。郑州能“全面走在全省最前列”,因为郑州有实力、有担当!
值“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统计部门公布的一组数字真实印证了郑州的实力和担当: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010亿元,增长8.3%,新增2071亿元。郑州生产总值7315亿元,增长10.1%,新增538亿元。在全省新增的2071亿元中,郑州占了四分之一强,达到26%,比2014年提高5.2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4427亿元,同比增长8.1%,增收331亿元。郑州地方财政总收入1419.5亿元,同比增长11.9%,增收151.1亿元。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增收的331亿元中,郑州贡献了将近半壁江山,郑州的增收额占全省增收额的45.6%。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9.6亿元,同比增长9.9%,增收270.4亿元。郑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2.9亿元,同比增长13.1%,增收109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收的270.4亿元中,超过四成来自郑州,郑州的增收额占全省增收额的40.3%。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郑州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大谋划、大发展,是全市上下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作为新常态的不懈努力。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李中建说,郑州市对全省经济贡献度的大幅提升,彰显了郑州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也是区域增长极效应的逐步显现。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经济指标领跑全省 首位度逐年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作为新常态,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2012年,我市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2013年突破6千亿,2015年突破7000亿。全市创造的GDP从百亿到千亿元曾经用了13年,而在“十二五”期间,仅用5年时间就跨越了3个千亿台阶,平均每年增加近700亿元,相当于每年增加1个新密市的经济总量。“十二五”期间,我市GDP年均增长11.2%,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4个和1.6个百分点,郑州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我市在全国294个城市中排名第19位。
伴随“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市对全省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首位度逐年提高。2015年,郑州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9.8%,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31.3%,比“十一五”年提高3.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17.9%,比“十一五”提高1.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比提高近50个百分点。2015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更是领跑全省。
结构调整获新突破 经济动力加速转换
市统计局的分析指出,“十二五”期间郑州经济骄人的成绩,主要得益于近三年来新型城镇化的强力推进,以及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方面的持续努力,尤其是抓住了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发展机遇,最终助推郑州产业持续优化、动力加速转换。
“十二五”末,我市实现了第三产业比重超过工业比重、现代新兴产业比重超过高耗能比重的两大历史性突破,三次产业增长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框架初步确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比重超过工业。2015年,三次产业比由“十一五”末的3.1∶54.5∶42.4调整为2.0∶50.1∶47.9,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五年提高5.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服务业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2015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比重首次超过工业3.9个百分点。
战略新兴比重超过高耗能,主导产业优势凸显。2015年末,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7.6%,其中四大战略新兴产业的比重达到46.4%,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7.2个和9.9个百分点。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过高耗能行业6.2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223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达到87.5%。“十二五”末,郑州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汽车及装备制造行业在全国拥有了较强竞争力。
开放创新双驱动 城市活力持续迸发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日前对外公布,河南已获批进口指定口岸8个,8个口岸均在郑州,郑州已成为全国进口指定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城市。
“十二五”期间,郑州开放创新的步伐既稳又快。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路网顺利推进。郑州高铁东站投入运营,郑西、京广高铁全线通车,郑开、郑焦、郑机城际铁路建成通车,郑合、郑万高铁开工建设。
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落户郑州,随着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围绕实验区开展的对外贸易日益活跃。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开通郑欧班列。2013年7月至今已累计开行255班,班列的集疏、辐射功能逐步增强。目前外省货物平均每班已占到70%以上,货物来源地已辐射到中国港台地区及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跻身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自2013年7月开展试点业务以来,业务量持续攀升,辐射区域广泛。截至2015年12月31日,累计有1358万人通过郑州试点网购进口,收件人分布在我国关境内所有省份。
创新驱动已成为我市调结构、促转型、稳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撑点,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到60%。据科技部最新评价,郑州市在全国57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城区)中综合排名18位。开放创新让郑州城市活力进一步增强。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56.9万人,比2010年增加90.8万人。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9.9%,比2010年提高6.3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郑州发展将更出彩,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必将步步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