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五年发展 成绩斐然
市十次党代会以来,市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三大一中”战略路径,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完成了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郑州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面貌显著改变、开放创新持续突破的五年,是郑州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地位、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的五年,是群众获得感更多、幸福感不断增强的五年。
1、产业转型升级
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坚持培内与引外并举,聚焦主导产业,走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集约集聚集群发展路子,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1︰54.5︰42.4调整为2016年上半年的2.1︰46.5︰51.4,实现了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工业战略新兴产业超过传统资源型高耗能产业两大标志性转型。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315.2亿元,比2010年增长70.2%,年均增长11.2%,高于全国、全省3.4和1.6个百分点,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由第8位前移至第7位,占全省比重由17.5%提高到19.5%;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42.9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5%,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由第7位前移至第6位,占全省比重由28%提高到31.3%。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的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居第17位。
2、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发展开创新局面
城乡建设全面提速,市县两级城市建成区面积净增22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63.6%提高到2015年的69.69%。
畅通郑州工程深入实施,大“井字+环线”快速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建成运营,“两环三十一放射”、十条市域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道路工程基本完工。
大棚户区改造加速推进,群众的居住和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生态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3、航空港实验区
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河南自贸试验区先后获得国家批复、启动建设。航空港实验区“三年打基础”目标实现,机场二期建成投用,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建设,国际陆港功能不断完善,“四港一体”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形成。
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口岸建设成效明显,成为全国拥有商品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跨境电子商务和郑欧班列的运行机制、经营规模保持全国先进水平。招商引资、外经外贸实现跨越式增长。
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国际少林武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国际性活动提升了郑州的国际影响力。
4、改革创新
内生发展动力得到新增强
坚持以改革破瓶颈、创优势、增活力,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推进以“五单一网”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环境不断优化。深化城乡规划土地建设管理“六统一”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性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推行组团新区、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域套合制度改革,“小政府、大服务”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深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制度创新、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家战略。
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加快推进,研发平台和科技型企业的规模、层次明显提升,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等一批国家级功能平台和科研机构成功落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5%提高到60%。
5、依法治市
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步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部署,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促进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的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宗教、侨务、外事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项建设,依法治市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以网格为载体“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基层群众民主政治参与度、基层矛盾问题化解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6、社会事业
群众生活质量获得新改善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精品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倍增工程,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提高到70%,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片医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保“五险合一”市级统筹、保障性住房“三房合一”顺利实施,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群众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3.2%,贫困人口由24.5万人减少到3.9万人。
7、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得到新提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性教育逐步经常化,干部下派历练、外挂学习力度加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敢于担当、敬业奉献的优秀党员干部。
探索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选拔使用干部制度,圆满完成县乡党委换届工作,优化了干部结构,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创新基层组织建设载体,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活动深入开展,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不断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明显,党员管理、基层党组织换届、党的组织生活得到进一步规范,城市区域化党建、社会化服务不断延伸,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断强化,巡察工作深入开展,“四风”整治持续深化,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厉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郑报融媒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