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模式 农户无须再自筹资金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是提升特困地区民生福祉的重点和关键。昨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若干意见》,我省将创新搬迁补助方式,原定由搬迁农户自筹的人均3000元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各分担1000元,搬迁农户不再自筹资金。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河南省今年计划投资39.85亿元,建设搬迁安置点349个,对9.74万深石山区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目前,这些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建设。
因地制宜确定安置地点
《意见》指出,要按照“有利于农民生产、有利于实现就业、有利于稳定脱贫”的原则,因地制宜确定安置地点。
依托县城、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安置的,要根据就业吸纳能力合理确定安置规模。依托乡镇政府安置的,要大力发展商贸业,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在旅游区安置的,要选择旅游资源好、市场发育成熟,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或创造就业机会的旅游景区。在中心村安置的,要选择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为完善的中心村。
搬迁资金三级财政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提出,我省将创新搬迁补助方式 。
为切实减轻贫困人口负担,原定由搬迁农户自筹的人均3000元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负担,各分担1000元;省直管县(市)(含财政直管县)的市级负担部分由省级财政承担。搬迁农户不再自筹资金。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人均补助标准3万元,各省辖市、县(市)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成本适当调整补助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细化搬迁补助政策,在补助方式上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可采取“2+1”的补助方式,即在搬迁入住时人均补助2万元,拆除旧房后人均再补助1万元。
四项政策助力易地扶贫搬迁
《意见》提出,我省将在土地、就业、税收、金融等四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土地政策方面,新房建成搬迁入住后,原则上1年内旧房拆除到位,并按期组织复耕。个别质量好、面积大的原住房可适当保留作为生产管护用房,产权收归集体所有,原则上一个自然村保留的生产管护用房不超过1处。
就业政策方面,原则上要保证每一搬迁户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
税收政策方面,对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移民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等,以及对吸纳一定比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的企业,依法给予最大限度的税收优惠。
金融政策上,我省各地要认真落实对安置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以内、3年以下、基准利率、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扶贫特色优势产业。
易地扶贫搬迁 : “搬”来安居乐业新生活
(记者 武建玲)今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三个扶贫日。记者近日来到省级贫困村登封市唐庄乡范家门村采访,以原有村子为基础打造的一个景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计划明年五一迎客。数公里外,村民的新家安在统一规划建设的玉溪社区。
住进新家的范家门村民生活咋样?“小区的环境好,附近就有学校、超市、卫生院,生活真方便。”村民李雪峰告诉记者,“村里不少人在附近的产业园上班。俺家今年种了2.5万袋香菇,忙完自家的活儿还可以去景区的工地打工,一家人的年收入有3万多块钱。”
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时,该如何改善这部分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将其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变其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成为一种选择。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郑州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
2013年,我市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决定对不适宜居住地区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并将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提高到户均4 .5万元。同时明确,按照新型农村社区“五通七有两集中”建设标准规划建设搬迁住宅,为搬迁群众营造宜居环境。
在政策推动下,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如火如荼展开。2013年至2015年,全市共规划建设了登封君召雨露社区、新密袁庄扶贫搬迁社区、新郑具茨山社区、荥阳古城社区、上街五云中心社区等20多个扶贫搬迁社区,搬迁群众近10万人。
把贫困农民搬下山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挣、能发展、快致富才是关键。
我市高度重视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以提高搬迁群众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为重点,全方位拓宽贫困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积极推动迁出区土地流转,让搬迁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我市鼓励搬迁地区加快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搬迁群众享有相应的土地流转全部收益。在此基础上,市、县财政对将土地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的农户给予资金奖补。
加快社区周边产业园区建设,让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目前,郑州市几大搬迁社区周边均配套建设了产业园区。中牟县刁家乡规划建设了2.5万亩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目前一期近万亩的农业园区已经建成投产,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使付李庄社区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积极发展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让搬迁群众通过从事乡村旅游服务增加收入。2014年以来,我市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兼顾的原则,对全市贫困山区进行综合开发,推动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累计投入3亿元,重点打造了新密尖山风景区旅游扶贫、登封唐庄“世界心谷”、登封大熊山革命老区旅游扶贫、荥阳市“世外桃源”、新郑市“杏福时光”等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