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
新密是轩辕黄帝建都地。境内有古城寨遗址、黄帝宫、古县衙、汉墓、超化寺等人文景观,以及神仙洞、凤凰山、九里山、伏羲大峡谷等自然景观。
新密曾经是煤城。近年来,该市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建成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再利用项目,全面实现城乡垃圾循环利用;7500多名环卫工人全天城乡保洁,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建成生态廊道520余公里,森林面积65.9万亩,森林覆盖率44%。
如今,新密城乡干净整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去年12月,新密市代表全省迎接国家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检查,美丽新密引来全国关注。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密综合经济实力和居民幸福指数稳居全省前列。
七千环卫工保洁城乡
清晨,新密市青屏街道环卫工人周爱云从早上5点工作到8点,看到路面已被清扫干净,周爱云便和工友一起来到早餐供应点,享受办事处提供的免费“暖心早餐”。鸡蛋、豆浆、胡辣汤、油条,早餐营养搭配合理。近年来,在新密市开展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中,新密市青屏办事处投资4.5万元,购买了炊具、送餐车辆等,按照每人每天4元的标准,为辖区的206名环卫工人免费供应早餐。在新密,每天有数千名环卫工人可以吃到这样的免费早餐。
新密市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和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定期研究和解决爱国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财政每年拿出500多万元用于爱国卫生工作的奖补。
新密着眼长效机制的建立,每年用于环境卫生的经费投入就达5000多万元,成立7500人的市、乡、村、组四级环卫队伍。城区和农村分别建立了“集中收集、集中转运、集中处理”和“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运行体系。城区、镇区、景区、集市和省道、县道实行一日两扫、全天保洁,背街小巷、居民楼院和乡道、村道实行一日一扫。推行绩效挂钩、工资浮动等管理措施。目前,新密城区垃圾处理率达100%,农村达60%。连续两年获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市(县),郑州市仅此一家。
城乡垃圾全面回收利用
每天早晚,新密市餐厨废弃物处理管理中心的8辆餐厨垃圾回收车两次奔赴新密市城区480家大小饭店,将饭店产生的约30吨垃圾运回中心变废为宝。实现覆盖全市的餐厨垃圾回收利用,这一点新密市走在全国前列。
餐厨垃圾的回收,从源头上杜绝了“地沟油”的出现。此后,该市又建成全国县市中首家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变成干净整洁的保温墙砖、再生塑料颗粒、沼气等,剩余残渣不足5%。同时,在7个经济发达乡镇建设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服务11.8万余人。先后投资6200多万元建成30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其中25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服务于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范围覆盖10个乡镇,日处理生活污水1万多吨,受益人口达15万人。出台《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近2亿元,解决全市85个行政村的突出环境问题。目前,新密市已初步形成县、乡、村污水处理网络。
此外,新密市坚持按照“路平、灯明、卫生、地绿、水清和通畅、规范、有序”的建管理念,相继开通了新华中路、农业南路、长乐南路、溱水西路、大鸿南路、育才东路、富民路等城市道路,对建成区内所有黄土裸露道路和街巷破损道路进行了硬化。累计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改造压缩式垃圾中转站5座,新建二类公厕8座,改造成二类公厕12座,购置配备垃圾桶3500个、流动垃圾箱150个、果皮箱2800个、保洁三轮车200辆、高压冲洗车4台、洗扫车6台,新建游园4个,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荒山造林和冲沟植树50余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2%,人均公园、游园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
环境改善助力生态崛起
今年初,省环保厅考核组宣布:同意新密市省级生态市创建通过考核验收。新密成为郑州地区首个省级生态市(县)。近年来,新密以“交通路网、现代产业、新型城镇、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五个体系建设为支撑,其中,“生态环境”就是以创建省级生态城市为契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助力绿色崛起。
该市突出绿色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矿产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严格建设项目环境整顿,实施绿色发展,初步实现了由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生态型产业的转变。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力实施煤矿塌陷区、矿石开采区、老宅拆迁区周边绿化和生态恢复,合理构筑区域绿化景观体系。强化节点绿化理念,抓好重点部位、骨干道路的绿化提升,高标准实施新增、新修道路廊道绿化,完善生态廊道长效管护机制。
新密人均水资源量较低。该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思路,结合多山丘沟壑、少水源河流的实际,实施生态水系建设规划,重点抓好“引水入密”工程、泽河、溱水河综合治理、子矜湖湿地公园以及一批小型水源工程等建设,增强水资源涵养保障能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利用地下水、雨洪水、煤矿排水等各类水资源,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记者 张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