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仰韶之光
大河村遺址
本報記者 秦 華 文 李 焱 圖
為國家中心城市培“根”鑄“魂” 讓鄭州文化“立”起來“活”起來
“鄭中心”的文化底色大型系列報道之七
核心提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興文化”時強調,要“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鄭州,地處中原腹地,史謂“天地之中”,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八大古都之一,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開啟了鄭州發展的“黃河時代”,為用好這些文化資源,用好這些“興文化”的寶庫與富礦,讓鄭州文化“立”起來“活”起來,更好地為加快打造黃河曆史文化主地標城市提供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為國家中心城市培“根”鑄“魂”,本報推出【“鄭中心”的文化底色】大型系列報道。今天刊發《生生不息的仰韶之光》。
她誕生於中華文明前夜,為波瀾壯闊的中華文明史奏響優美的序曲,照亮了華夏文明前進的足跡,推動著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發展;
她打破了“上下五千年”的慣性認知,把我們的目光再往前推進了兩千年,呈現一幅生態和諧、欣欣向榮的遠古畫卷,烙下了民族的原始印記;
她用熊熊烈火為泥土鍍上了五彩霞衣,捏出色彩斑斕的彩陶,在曆史的長河中搖曳生姿……
綿延數千年而不絕,代代相傳而不衰。這束仰韶的文明之光,從遠古一路閃爍到了現在。
而黃河之濱、嵩山腳下的古城,作為仰韶文化中晚期代表性地域的鄭州,更是寫就了仰韶文化中最絢爛的篇章——
文明先聲 源遠流長
在距今7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明的種子如雨後春筍迅速破土,茁壯成長,仰韶文化便誕生於這一時期。作為仰韶文化中晚期代表性地域的鄭州,在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階段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黃河流域為主體的考古學文化,因其首先發現於澠池仰韶村而得名。河南區域內的仰韶文化遺存非常豐富,仰韶村遺址、廟底溝遺址及鄭州市的大河村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據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介紹,仰韶文化分為早期、中期、晚期,而中晚期主要的代表性地域就在鄭州,鄭州先民在這個階段做出了不同凡響的開創性貢獻。
“此時正處於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階段,鄭州地區的仰韶文化是當時具有先進性、代表性、引領性,
仰韶文化代表性文物彩陶雙連壺
大河村遺址中村民生產生活的場景
完整記錄仰韶文化發展演變全過程的大河村遺址
(上接一版)甚至是核心性的文化,已呈現出一個社會的發展處於文明前夜的壯麗景觀。”顧萬發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當時,鄭州地區的仰韶文化代表了黃河文明和中華文明。之後,鄭州的這種文明模式逐漸輻射全國,成長為中華文明的主基因、主脈並延續至今。
在2000年的漫漫時光中,先民們在黃河之畔、嵩山腳下進行農業生產和采集、漁獵活動,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仰韶文化遺存。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副會長閻鐵成對此如數家珍: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版築古城鄭州西山古城、中國最早天象記錄的鄭州大河村天文繪圖、中國最早絲織品實物的鄭州青台絲織品遺存等,都是帶有鄭州地區典型特點的仰韶文化遺存。
“大河村遺址、鄭州西山遺址、後莊王遺址、滎陽青台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等,它們同根同源,相鄰而居,彙聚到一起,猶如文明的星火,在史前時期的中原大地上燃起了文明的火種,照亮了華夏文明前進的足跡,推動著早期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閻鐵成說。
閻鐵成介紹,仰韶時期是中國文明前夜非常重要的奠基時期,這個時期人們發明了城池、絲綢、青銅冶煉等,仰韶時期的農業、手工業、家畜漁獵發展,為以城為國的邦國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從早期裴李崗的文明萌芽,到仰韶時期的突飛猛進,再到夏商周的文明成熟,中土、中原、中州、中國,就這樣拉開了曆史的帷幕。
文化火種 代代相傳
源遠流長,仰韶之花盛放千年;一脈相承,文化火種代代相傳。
上個周末,市民劉先生慕名來到大河村遺址博物館訪古尋勝,看著這一件件曆經歲月的古老文物,聽著講解員娓娓道來那遙遠而又親切的故事,他想象著當年大河村民生產生活的場景,也感慨著仰韶文化的千年不滅、生生不息。
“這一件件絢麗多姿、工藝先進的彩陶,一棟棟奠定中國北方地區傳統民居建築基本形制的木骨整塑陶房……這些默默無語的遺跡、遺物,為我們繪就了一幅史前文化高度發達的曆史場景,先民們的智慧令人驚歎。”劉先生發現,我們現在用的許多東西,都能在這些文物中找到影子,比如,烙餅用的鏊、蒸煮用的箅子等,外形、功能都與先民們用的陶鏊、陶箅極為相似,這使他深深折服於仰韶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鄭志剛認為,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遺存,這土與火碰撞出的火花曆經7000年而不熄,我們今天的服裝、裝飾、設計、園林、家具、舞美、民俗制品……林林總總、方方面面的審美,大部分都能從彩陶中找到原始審美印記,“曆經7000年曆史長河的淘洗,仰韶文化不僅得到流傳,還在不斷發揚光大”。
若說起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典型樣本,非大河村遺址莫屬了。這座中華文明起源和黃河文化的重要標識性遺址,坐落在中州大道與連霍高速交叉口東南,距黃河8公裏處。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館長胡繼忠介紹,從1964年發現至今,大河村遺址已進行了27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近7000平方米,出土各類房基50餘處、窖穴500餘座、墓葬400餘座、壕溝5條、各類文物及標本2萬餘件。其中,包括我國同時期保存最為完好的史前建築基址,仰韶文化著名的代表性文物——彩陶雙連壺、白衣彩陶缽等。
“大河村遺址是一處完整記錄中原仰韶文化發展演變全過程、見證黃河中下遊史前生態景觀及人地關系、具有較高文化技術成就的區域性中心聚落遺址。文化層堆積之厚、文化內涵之豐富、延續時間之長,是黃河流域數千處古遺址中的佼佼者。”胡繼忠說,遺址規模龐大、發展序列完整,幾乎包含了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所有地方類型,遺址中各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層,依次相迭,最厚處達12.5米,這層層疊起的文化層,為我們記錄著華夏民族遙遠而又清晰的發展軌跡。
大河村層疊的曆史綿延3000餘年而不絕,從仰韶時期到龍山時期,再到夏商時代,伴隨著華夏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大河村是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縮影,見證著早期中原文化發展的連續性和融合性。
迎風揚花 續寫輝煌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根與魂,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意,更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
作為“八大古都”之一的鄭州、擁有著無數曆史文化寶藏的鄭州,乘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實施的東風,將黃河沿線曆史文化遺產項目串珠成鏈,打造點線面結合、高水平高層次的文化區域,是曆史賦予鄭州的神聖使命。
作為黃河文化之鏈中的一顆明珠,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與黃河國家博物館、西山遺址、雙槐樹遺址、青台遺址、大運河鄭州段世界遺產和中原考古研究展示中心,一同支撐起黃河沿線中華文明發展主線文化帶,為建設具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征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鄭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建設黃河文化主地標城市的重點項目,要圍繞該項目發掘好、講述好河南區域內的仰韶文化,把鄭州在中國曆史文化特別是早期文化、黃河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立起來。”在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彙報會上,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的話擲地有聲。
根據規劃,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占地面積約2400畝,將以博物館陳列、遺址本體保護和考古發掘現場展示、生態濕地景觀、原始農作物種植等為載體,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著力講好黃河故事之鄭州仰韶篇,打造集遺址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生態修複、觀光旅遊等為一體的,國內一流、在世界有影響力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公園即將開工建設,預計兩年後完工。
曾經,大河村先民通過勤勞、智慧的雙手,在衣、食、住以及農業、手工業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不僅創建了自己的五彩家園,也給後世留下了一段燦爛的文明史。
而今,受黃河文化、仰韶文化滋養的鄭州人,受先民激勵鼓舞、奮勇爭先的鄭州人,也必將接過這文明的火種,續寫新的輝煌篇章,將這仰韶之光播灑到更遠的地方、更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