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环卫 乘势而上开创新局面
东部垃圾焚烧项目鸟瞰图
弹指一挥间,五年穿梭过。
在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我市环卫行业喜报频传: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突破85%,南部垃圾焚烧处理厂一期竣工,又一批环卫工人即将入住环卫之家,市城管局被省住建厅授予全省环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绩的取得,既是郑州市不断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加大环卫工作投入的结果,也是市城管局五年来砥砺奋进不断提高环卫工作水平的结果。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环卫行业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城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定位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大开放、大创新、大建设、大管理”要求,坚持“诚心服务一座城”理念,以打造整洁有序市容环境为目标,找准切入点,盯住突破点,攻克困惑点,攻坚克难,办成了很多过去想办却办不了的事情,环卫设施建设喜获丰收,环卫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市容环境持续改善,全市环卫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完善环卫设施
提高现代化机械化水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整洁的卫生环境,让城市更美好。 作为保障城市清洁的重要手段,环卫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环卫工作质量的好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高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环卫工作奋斗的目标。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卫设施建设规划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矛盾,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卫事业,环卫投入逐年加大。特别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央把城市管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市委也把阶段性工作重心由过去的“以拆开路、以拆促建”转到“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上来。面对重大的机遇,市城管局顺应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 以敢于担当的精神,从环境变化中把握趋势、从压力挑战中找准定位、从政策机遇中抢占先机,变不利为有利、化挑战为机遇,不断加强市容环卫工作,推进环境卫生管理常态化,环卫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环卫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先后颁布(修改)施行了《郑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环卫管理工作改善环卫职工待遇的通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为依法开展环卫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法律保障。
东部垃圾焚烧项目鸟瞰图
机械化清扫率逐年提高。以环卫工作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精细化为着力点,市、区两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环卫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市区两级共投资近21亿元,新购置各种环卫车辆1906台,全市各种环卫机械设备总量达2748台,其中扫地机745台、高压冲洗车410台、小型机扫设备521台、吸尘车245台、垃圾运输车258台、压缩车123台、小型垃圾收集车382台、吸粪车13台、装载机32台、多功能喷雾车15台、隔音屏清洗车4台。道路清扫机械化率逐年提高,目前,市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7700万平方米,除部分不具备机扫作业条件的背街小巷外,6600万平方米的快速路、主次干道100%实现了机械化清扫,市域机械化清扫(冲洗)率达到了85%,较五年前提高了65个百分点。如今,在陇海快速路、京广快速路、三环快速路等快速路和金水路、中原路等主干道,每天披星戴月上路扫地的不再是环卫工人,而是装备现代化的清扫车辆,这不仅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环卫作业安全系数,而且提高了作业质量。为了使道路清扫更加环保,今年以来,市政府还投资5.4亿元购置了以新能源车辆为主的环卫清扫车476台,用于对各区配套奖补。我市成为继北京、重庆之后,为数不多的引进新能源环卫清扫车的城市之一。同时配套建设充电站17座,安装充电桩176个。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7座已投入使用。
新建公厕 解决市民 入厕难
环卫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五年来,共新建升级改造公厕474座、垃圾中转站129座,设置环保(生态)移动式公厕45座,增设公厕导示牌2490个,更新垃圾转运车辆4000余辆。同时,开工建设湿垃圾无害化处理站3座,主要用于处理菜市场菜叶及家庭厨余垃圾,建设8座大型转运站。坚持区域统筹、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建设3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南部垃圾焚烧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完工,年底前有望投入使用。其余两处垃圾焚烧处理厂计划到2020年全部建成,届时,不仅将新增垃圾处理能力11000吨,使全市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目前的2.5倍,而且将有效解决目前垃圾填埋处理带来的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等弊端,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程度。
整洁的小型垃圾收集车辆
推行“双10”考核
精细管理提升城市颜值
硬件设施到位,精细管理出新。为了确保环卫清扫保洁质量,市城管局建立健全了“保洁全天候、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的环卫机制,并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推行“吸尘、冲洗、洗扫、洒水”联合作业和环卫保洁“双10”考核。
联合作业,即在主次干道建立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清扫保洁为辅的作业模式,实施“吸尘、冲洗、洗扫、洒水”联合作业,快车道实行“二吸、三冲、二洗扫”,非机动车道(慢车道)实行“二吸、二冲、二洗扫”作业模式,人行道实行冲洗车、人工配合作业。此举提高了道路洁净度,遏制了道路扬尘污染,目前,正逐步向支路背街延伸。
“双10”考核,即对主次干道清扫保洁质量按照“双10”标准进行考核,路面每平方米浮尘不超过10克,地表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双5”目标。支路背街积尘称重实行阶梯性考核,逐步达到环卫保洁“双10”标准。为保证“双10”目标实现,市城管局坚持“以克论净”检查,每10天对建成区内的办事处检查排名一次,每月根据检查情况评出10条最优最差道路、公厕、中转站,并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将检查结果纳入市精细办专项考评内容。“双10”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各区精细化保洁的积极性,推动了保洁向缝隙延伸,向立面污染延伸,向下水道延伸,向空中延伸,从而实现上天入地式的立体保洁全覆盖。为实现管理达标,环卫工作者研发和改良了十八种精细化保洁工具,将这“十八般兵器”有针对性地应用于空中、地下、平面的各类保洁工作,实现立体作业无死角。“双10”考核开展以来,主次干道平均每平方米积尘由过去的150克以上减少到30克左右,大部分主干道积尘称重达到了10克以下。日益提高的环境卫生质量,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小型机械化清扫车在支路背街作业
精细化管理理念正向环卫工作各个环节渗透。在垃圾收集环节,针对垃圾收集混乱、不利于回收和处理的问题,按照国家和省要求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成立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2017年年底前,全市计划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50个。目前,全市已确定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单位、学校52个,其中金水区、中原区、管城区试点已启动。试点新设置的垃圾分类箱可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居民凭卡投放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对投放的可回收垃圾称重积分,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垃圾收集单位可以把有用物资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随着垃圾分类的逐步推广,将有效提高我市的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处置量,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针对垃圾运输过程中遗撒问题,开展了以密闭改造、调整倾倒时间等为内容的社区单位垃圾清运“二转车”专项整治,并积极推行垃圾运输车辆到社区直接收运,逐步取消二转车转运,杜绝二次污染。
绿都城小区内新安装的垃圾分类设施
落实涨薪政策
“城市美容师”待遇逐年改善
五年来,市、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全市2万余名环卫工人作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工资标准低等问题。一是改善作业和休息条件。道路清扫变一班制为两班制,重要路段实行了两班半,重点地区实行三班制,减轻环卫职工的劳动强度。建成环卫之家33000平方米、环卫作息场所1160座,一次性为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的环卫职工解决住房370套。二是提高工资待遇。2013年10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环卫管理工作改善环卫职工待遇的通知》,按照郑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上浮15%计算,环卫职工工资为1836—2046元/月(技术岗位月工资2700元/月),实现了环卫工资由最低工资标准向定期增长的转变。市政府每年还拨出不少于300万元专项资金为环卫职工购置棉袄、棉被等,并定期为环卫工人进行免费体检。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帮扶救助环卫职工活动,珍惜环卫职工劳动成果、关爱尊重环卫职工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管理人员在按照“双10”标准进行以克论净检查
把握良好态势
谱写环卫工作新辉煌
过去五年的成绩使人振奋,亮点令人鼓舞。
新的五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将谱写新的辉煌。
“大城管呼唤大作为。”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新民说,目前,市城管委已经挂牌,全市环卫系统将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珍惜良好的发展态势,紧紧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加快推进全市环卫工作转型发展,以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精细化为目标,加快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环卫工作体制和清扫保洁能力,不断开创全市环卫工作新局面。
将深化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针对我市环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将继续加大环卫车辆的购置力度,推行“以克论净,延伸保洁”作业模式,加大机械化清扫作业考核力度,对积存垃圾继续实施有偿清运,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市政设施运行高效、环卫设施配套完善、城市环境整洁有序,到2020年,基本实现环卫工作“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目标,为省会人民创造更加整洁的卫生环境,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