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第一丨全国第一个以航空港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新区

郑州发现郑州之窗2019-11-06 11:15:00

  

 

  概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经济先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0万人,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是一个拥有航空、高铁、地铁、城铁、普铁、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内陆首个人民币创新试点、三个引智试验区之一、全国十七个河南唯一一个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河南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被列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引领”、河南“三区一群”国家战略首位、河南最大的开放品牌、带动河南融入全球经济循环的战略平台。

  

 

  发展历程

  2007年10月,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郑州航空港区。2010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2011年4月,根据中央编办批复精神,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以郑州航空港为主体,以综合保税区和关联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标志着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正式起航。

  战略定位

  2013年3月7日,中国政府批准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中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国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具有临空指向性和关联性的高端产业,培育临空高端服务功能和知识创新功能,构筑中原经济区一体化框架下具有明显特色和竞争力的空港产业体系。

  航空物流业:以国际中转物流、航空快递物流、特色产品物流为重点,完善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交易展示、加工、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功能。

  

 

  高端制造业:以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重点,建设精密机械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发展终端、高端产品,推动周边地区积极发展汽车电子、冷鲜食品、鲜切花等产业。

  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专业会展、电子商务、航空金融、科技研发、高端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打造为区域服务的产业创新中心、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

  空间布局

  空间结构(一)

  以空港为核心,两翼展开三大功能布局,整体构建“一核领三区、两廊系三心、两轴连三环”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领三区:以空港为发展极核,围绕机场形成空港核心区。以轴线辐射周边形成北、东、南三区。

  

 

  两廊系三心:依托南水北调和小清河打造两条滨水景观廊道,形成实验区“X”形生态景观骨架。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形成三大城市中心:北区公共文化航空商务中心、南区生产性服务中心、东区航空会展交易中心。

  两轴连三环:依托新G107、迎宾大道打造城市发展轴带,形成实验区十字形城市发展主轴。同时结合骨干路网体系形成机场功能环、城市核心环、拓展协调环的三环骨架。

  

 

  总体布局(二)

  空港核心区:主要发展航空枢纽、保税物流、临港服务、航空物流等功能。

  城市综合性服务区:集聚发展商务商业、航空金融、行政文化、教育科研、生活居住、产业园区等功能。

  临港型商展交易区:主要由航空会展、高端商贸、科技研发、航空物流、创新型产业等功能构成。

  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主要由高端制造、航空物流、生产性服务、生活居住等功能构成。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为标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入快速发展通道。2013年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定位、强化了支撑、扩大了空间、夯实了基础。近年来,航空港实验区充分发扬“争分夺秒、拼尽全力”的港区精神,始终坚持以塑造“国际、魅力、机遇、幸福”航空新城为目标,聚焦“一区一群一体系一新城”,全力推进“开放、培育、提质、创新、民生”五项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持续两提升一转变”的良好态势。

  2018年,航空港实验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达到800.2亿元,同比增长12%,分别高于全省、全市4.4、3.9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电子信息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084.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27亿美元。跨境电商业务单量突破2000万单,达到2114.4万单,全市占比由2016年的3.28%提升至2018年的21.8%,比重三年提高5.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分别高于全省、全市4.5、4.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4亿元,增长16.8%,分别高于全省、全市6.3、7.8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客货运规模继续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客运达到2733.5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达到171.5万人次;货运达到51.5万吨,进出口货物达到32.92万吨。

  

 

  2010年10月24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中部地区第1个、全国第13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5.073平方公里,2011年11月4日正式封关运行,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具有“四大功能”:综合保税区主要规划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区;开展“九项业务”:重点发展保税加工、现代物流、服务贸易、保税研发、检测维修、保税展览、特色金融等产业,可开展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等业务。(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号郑州航空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