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米”成形一张高铁网从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金秋时节,在中原大地,一辆“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正疾驰在济郑高铁濮郑段上,乘客不到一个小时便从郑州回到濮阳。
今年6月,济郑高铁濮郑段正式开通,郑州东到濮阳东最快52分钟到达。这不仅填补了豫东北地区高铁空白的历史,还意味着河南所有省辖市实现“市市通高铁”。
从“十”字到“米”字,十年间,广袤的中原大地上,一座座象征希望与梦想的高铁站拔地而起,一张“米”字形高铁网从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河南高铁十年
管内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
4726.1
3184.1
高铁
运营里程
(公里)
1887.1
707.1
承东启西连南贯北铁路网越织越密
十年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3184.1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4726.1公里;高铁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707.1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1887.1公里,增长1.67倍。路网越织越密,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2012年9月28日,郑州东站开通运营。当年年底,京广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的高铁时代飞速而至。郑州成为普铁、高铁“双十字”枢纽,“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的框架也由此搭建。
开站之初,郑州东站全站仅有郑西高铁、京广高铁两线,日均发送旅客不足5000人次。随着2014年、2015年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相继开通,2015年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达2.7万人次。2016年全年全站旅客发送量达1814万人次,日均6.3万人次。2019年、2020年,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高铁及郑太高铁先后开通运营。高铁、动车、城际、普速“四铁联动”,郑州东站运输经营节节高。2019年,全站发送旅客3100万人次。2021年4月3日,郑州东站发送旅客20.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6月20日,随着郑渝高铁、济郑高铁濮郑段的首发列车从郑州东站开出,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从纸上蓝图变为地上通途。
从2010年2月郑西高铁正式投用,到2022年6月济郑高铁濮郑段建成通车,以郑州为中心,高铁1小时覆盖全省省辖市,2小时连通京津冀及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全国主要经济区,形成了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高铁出行圈。
运输服务水平大提升百姓坐上“幸福车”
一个“米”字高铁,带动当地旅游、文化、娱乐、餐饮、住房等产业升级,也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发达的高铁网带来全新速度,缩短城市间的距离,越来越多的人过起“双城生活”。郑州至开封、焦作、新郑机场的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旅客“说走就走”的梦想照进了现实。推行“铁路e卡通”,简化购票模式,增设专用安检通道、候车区、站台,协调地方政府加密接驳公交班次……一系列贴心举措,持续降低着人们追梦的时间成本。
十年间,郑州东站日均发送旅客量和日均开行列车数量均增长了近20倍。如今,每两三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列车从这里开出。高铁通达四方,旅客出行的脚步越来越从容。站内旅客多了,但光顾人工服务窗口的少了。电子客票、刷脸进站、定期票、计次票、电子临时乘车身份证明……越来越多的业务实现在线办理,极大地节约了旅客购取票时间。
旅客最直观的感受是,智能设备多了,候乘效率更高了。行走在41万平方米的高铁站内,人们能通过各类智能设备,快速、精准地找到目标检票口、候车区,或及时获得其他服务。
高标定位创新发展一次次见证“中国速度”
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不仅见证城市变迁,也一次次见证了“中国速度”:2016年7月15日,在徐兰高铁郑徐段,中国标准动车组完成时速420千米交会运行试验。今年4月21日,在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创造了明线相对交会时速870千米的世界纪录。今年6月20日,就在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成型的同一天,京广高铁京武段实现常态化时速350千米高标运营。
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米”字形高铁已成为河南的一张靓丽名片。2021年,《河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中原城市群。预计到2025年末,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管内高铁(城际)网覆盖面积将由8.38万平方公里增加至8.54万平方公里,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将由94个增加至108个。
高铁,将给人民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美好期待。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张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