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增至19家 愛心粥屋的溫暖在“燎原”

鄭州發現郑州之窗2021-12-15 11:09:33

 

環衛工人來愛心粥屋免費領早餐

一碗粥,溫暖一座城!

東風路、經一路、國基路、鳳凰台、登封、鞏義……19家免費愛心粥屋用實際行動溫暖了環衛工人,感動了這座城市。

淩晨,愛心粥屋亮起了燈

昨日淩晨2點40分,東風路天裕小區門口向西百十米,愛心粥屋店主蔣愛榮准時拉開了粥屋廚房的電閘。

廚房裏兩口大鍋,深的是熬粥的,淺的是炒菜的。旁邊還有兩個小灶,是給來幫忙的志願者做飯用的。蔣愛榮往鍋裏接上半鍋水,打開火,准備熬粥。每天3點多,志願者袁雪、齊顯榮、申巧雲就會來到店裏洗米、切菜、炒菜……

昨日,齊顯榮忘了帶東西,又回頭去取,到4點才到。急急忙忙走進廚房,才看到手機上其他志願者有事來不了的消息。

“哎喲,我才看到,今天就剩我一個人熬粥了,本來還想做面條,這下肯定沒工夫做了。”

齊顯榮開始洗米,按照往常來的人數,一鍋大米、一鍋小米、一鍋棗。米放進去,等到再次沸騰,不停攪拌,熬出來的粥,稠稠的,很香。

“今天有幾個人要來吃早點,他們都是固定在周二來這裏。”蔣愛榮說。5點多,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蔣愛榮穿上紅馬甲,開始忙活起來。

“6點要集合點名,我跟老伴兒來領完早飯,騎著電動車正好能到崗。蔣老師這個粥屋為我們解決了很大困難。”她和老伴兒已經領過5年粥了。

5點50分,齊顯榮把鍋裏的粥分別盛進兩個保溫桶裏,在環衛工人和志願者的幫助下搬到粥屋門前。

當天有企業來捐贈洗衣液、口罩、米、面、油等愛心物資,志願者人數增加到了20人。小店裏熙熙攘攘,熱鬧得緊。

“蔣老師,你這棗不錯啊,很甜。”幾乎天天來的環衛工人跟蔣愛榮打著招呼。

8年,鄭州有了19家愛心粥屋

南陽人王全華是愛心粥屋的全國創始人,所有的愛心粥屋都是在他的指導下成立的。

1994年起,王全華開始做公益,起初只是和幾個朋友偶爾幫助一些貧困家庭。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前往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相關課程。從項目選擇、日常運營、財務、宣傳,到成立基金會,他一邊學習一邊考察項目。

無論是在鄭州還是北京,雖然只見到過幾次,但是兩個地方的環衛工早上大都坐在路邊啃涼饃喝水,沒時間做早飯,而在早餐店買著吃,相比做環衛工的收入又太貴。

2013年6月22日一早,南陽新野縣健康東路,王全華和老夥計蘆春華開了第一家愛心粥屋。

蔣愛榮去新野考察學習後,於同年11月12日在黃家庵開了鄭州第一家愛心粥屋,前來幫忙的志願者後來也都在鄭州各處開了愛心粥屋。

到目前為止,鄭州市區內共有12家愛心粥屋,在新密、登封、鞏義、新鄭有7家。全省215家,全國300餘家。

東風路的愛心粥屋,每周一至周六提供粥,周日休息。據統計:該粥屋累計給環衛工人提供粥2932天(8年),411218人次來這裏喝粥,發放饅頭841250個。

日行一善,愛心悄然綻放

昨日4點52分,東風路愛心粥紅包群1群裏,第一個“一元捐”紅包已經發出。“日行一善”是紅包封面最常見的話語。日行,就是和衣食住行一樣。一善,則是初心。一個紅包接著一個紅包,沒有更多的話語。發紅包,是開始,也是結束,今日事,已畢。

能夠讓成員如此放心“日行一善”跟愛心粥的運行制度相關。

白亞娟是東風路愛心粥屋的財務,她會負責將每日詳細提供粥的情況,包括當天食譜、就餐人數、發放饅頭數、志願者人數、各個群捐助款數、包場情況,寫在店裏的白板上,每天早上,拍照發至每個群,同時也在@鄭州東風路愛心粥新浪微博賬號上公布。

每天下午,白亞娟還要把每個群每個人的捐款情況,有姓名的記姓名,沒有姓名則記昵稱,附上紅包金額,抄寫下來,再發一條微博進行公布。

有收入、有支出、有圖片、有視頻,每個人都看得到自己的愛心綻放。愛心粥的品牌公信力也自然積累形成。

從草根公益到愛心粥基金會,是王全華的夢想,也是他的堅持。

2018年1月10日,王全華拿到了鄭州市民政局頒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他們成立了鄭州市聯方愛心粥互助中心黨支部,辦公地點就在東風路店內後面的屋子。

愛心粥基金會也隨之成立,目前,每家店通過社群成員一元捐、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粥包日、包月、包年活動募捐、各分店經營結餘、基金會向全社會募捐等4種方式維持,全國每家店已經可以實現自行經營、管理。

 

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地 文/圖